返回 诡三国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第3200章 怀旧空吟闻笛赋[2/2页]

记住本站地址:【新/书/网】https://m.xinbooks.org/全网最快VIP章节免费阅读!

    平阳。

    杨修准备回去了,他来找斐潜辞行。

    这两天在平阳的日子,让杨修记忆深刻。

    看着平阳的城内的景象,再回想一下之前雒阳的情形,杨修心中便是百般滋味,千种苦痛。

    或许是这种思虑,使得他再次见到了斐潜的时候,神情就多少有些变化。

    少了几分的骄傲,多了一丝的敬佩。

    但也只有那么一丝。

    杨修之前是骄傲的。

    因为杨修之前还没有真正的经历那种家破人亡,妻离子散的悲惨,在很多时候,旁人还敬重称呼他一声杨郎君,他依旧还能得到超出寻常百姓所能获得的待遇,所以他的骄傲依旧还在。

    即便是在表面没有了,在骨子里面依旧藏着。

    直至他到了平阳,遇到了袁尚……

    当年的袁尚,可是比杨修还要更加骄傲的人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呢?

    只是做些书佐小事,学宫佐理。

    名望宛如重负,背上不易,放下也是极难。

    袁尚如今基本上算是放下了,可是杨修呢?

    节堂在望,杨修微微停顿,然后目光闪动了几下,最后垂下眼睑,举步向前。

    传!

    堂内斐潜的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杨修上前拜见,没有了之前刚到平阳之时的慷慨激昂,也没有继续要和斐潜继续谈论什么礼的事情,只是禀报而道,在下将归,骠骑若有言,可愿托以告?

    斐潜略有些诧异,思索了一下,指了指一旁的坐席。

    杨修拱手而谢,徐徐然而坐,礼节姿态依旧是完美无缺。

    斐潜看了,颇为感慨。

    暴发户没有三代的沉淀,休想有什么上流的气质。如今看着杨修,斐潜觉得这话确实是有些道理。这种日常之间的耳目濡染,绝非是上两节课,亦或是特训几天,就能够形成的言行举止的习惯。

    人的气质,也就是这些细微上的动作,多一分则是矫揉造作,少一分则趋于粗鲁,恰到好处确实是很难,即便是斐潜自己,也是无法做到像是杨修那样举止优雅且从容不迫。

    三代人的努力,都未必能够改变族人的言行举止。

    那么要改变思想呢?

    需要多久?

    德祖。

    斐潜缓缓的说道。

    在。

    杨修应答。

    王朝之兴衰,非一日之寒,亦非一日之危。其基业长青,言天命之归,人心所向,明君贤臣,千秋万代。然世事何以无常,天命何以无恒,君何以昏,臣何以庸,王室之命,何以衡之?斐潜缓缓的说道,王朝如此,世家何如?言天命之归者,多怀鬼蜮,言人谋之成者,多以自负。自古帝王将相,宁有种乎?春秋世家,今何有存?王朝世家更迭,多有言因人心不古是也。然则人心,乃何人之心?兵乎,士乎,亦或是,民乎?士人常言,得民心者可得天下,其言之民,盖自诩为民,亦或是……普通百姓?不知书,不识字,不通礼,不明事之百姓。既民多愚,便任其愚之,见民多怨,便由其怨之,知民多困,便嫌其烦之,如此,民心何来?请德祖以教。

    杨修皱眉。

    他明白斐潜是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这是和山东之人完全不同的两个执政方针。

    斐潜在平阳,在河东,在关中所展现出来的,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山东人口头上重民,实际上重士。

    斐潜口头上重士,实际上也重民。

    所以即便是袁尚是战败者,但是只要袁尚真的愿意出来,不再怨天怨地搞东搞西,斐潜就让袁尚出来做事。

    士之名望,在斐潜眼里,不值一文。

    如果在之前,杨修必然会高谈阔论,表示斐潜所说之言,都是谬论,表示百姓之性,皆愚钝也等等的话,然后阐述国家王朝想要强大,必须要仪仗智者,想要有秩序,必须要依靠宗族云云。

    后世也有很多砖家叫兽,表示治国理政他们最刑。

    但是实际上,稍微思考一下,就能够明白那些砖家叫兽不过就是被饲养的狗,谁给狗粮,便是给谁出声。

    别看有时候好像是站在普通民众身边摇尾巴,但是实际上他们根本就看不上民众手里的窝窝头,也不是真心为了民众发声,而是嘴馋资本扔出的带骨肉,为了达成资本的某些目的在吠叫而已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,在见到了平阳之地的繁华和安定之后,如果杨修再次说什么礼,无形当中就落入了狡辩之中。

第3200章 怀旧空吟闻笛赋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